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上半年经济数据,1-6月全国粗钢产量增长7.4%。与粗钢产量持续高相比,国内钢铁市场去库存速度缓慢,产能过剩问题依然突出,进一步突出了经济结构调整任务的难度。 企业停不下来 今年5月,全国生产粗钢6703.45万吨,同比增长7.3%,创历史新高。据中钢协最新统计,6月中旬82家重点钢铁企业月末库存1355万吨,较6月初1285万吨大幅增长5.47%。行业进入淡季销售,但钢厂没有减产的迹象。金模钢铁网首席分析师罗百辉指出。 持续生产并不能使企业盈利。截至5月底,中钢协86家重点钢铁企业中,亏损38家,亏损44%,平均亏损2.58亿元。宝钢董事长徐乐江说:我们可以生产各种产品,但我们不赚钱。一句话说出了钢铁企业苦苦挣扎的现状。 为什么企业在钢铁行业供过于求、日子普遍悲伤的背景下,亏损越多,生产越多,停不下来? 河北某钢铁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不愿停产的原因有很多。如果没有正常生产,很难通过抵押贷款从银行获得贷款。他还担心自己原来的销售渠道会被其他企业抢走。对许多国有企业来说,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如员工待遇,减产并不容易。 目前,我国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1374-11.即使是近年来国家鼓励的光伏电池、风电设备、多晶硅等新兴产业,00-0.07%)、船舶等行业也出现了产能过剩。 错放地方政府的手 我国产能过剩不是新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认为,这一轮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是近三年的集中投资。在这一过程中,民营企业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地方政府以行政手段促进产能增长,扭曲了投资行为。” 近年来,中央政府多次对产能过剩问题进行宏观调控,特别是对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然而,内蒙古、宁夏等西部地区的工业园区聚集了大量未经国家批准和环保批准的钢铁项目。这些项目的投资往往高达数十亿元甚至数百亿元。 先上车后买票,甚至上车后不买票,都成了钢铁行业的秘密。据透露,近40%的钢铁产能属于违法项目。冯飞指出,在GDP在税收的诱惑下,许多地方政府有政策,有对策,不仅帮助企业建立名称,而且利用电价、土地、税收等优惠措施,盲目启动新项目,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 发挥市场力量,坚决去产能化 专家认为,整个行业的寒冬实际上有利于遏制投资,淘汰落后,是行业振兴的好机会。 但据有关资
.jpg)
预计2010年和2011年,沪深两市35家上市钢铁企业分别获得当地政府补贴13.43亿元和30.57亿元,补贴增长率高达127.6%。 目前,市场机制无效抑制和纠正产能过剩。冯飞表示,要高度重视产能过剩,采取相应措施,否则不仅会给行业带来灾难性伤害,还会造成系统性风险和危机。 首先要‘管政府’才能化解产能。冯飞建议政府不要取代企业管理投资和效益,充分发挥市场调整和纠正的作用,包括减少审批,建立新的准入制度。政府应加强信息披露和服务功能,使投资者做出合理的选择。 经济刺激政策救不了企业。产能过剩最根本的是减少企业和产能。可行的方法是平行淘汰市场和环境压力。武钢相关负责人表示。 最后一篇铁路卡车中标公告: 民营车企无一获 下一篇文章:由于美国和中国的产出增加,7月份粗钢产量增加